“笑享亲朋岁岁,春酒庆团圆。”当万家团圆辞旧迎新之际,有这么一群人,坚守在岗位上,他们忙碌的身影,成为这个节日里一道温暖且让人安心的风景。
“医生,麻烦您帮我看看,这胃疼得厉害。”“您慢点,来,胳膊抬起来。”“您别着急,耐心在外面等会儿。”预检分诊、问诊查体、下医嘱、解答家属疑问……早上7点,红桥医院急诊科的医生、护士忙碌的身影不停穿梭在患者、家属和病床之间。“冬季本身就是慢性基础疾病急性加重、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季节,再加上流感和疫情叠加,近一段时间急诊工作量剧增,医护们都是超负荷工作。”急诊科主任徐学广说。
为了应对春节假期期间群众就诊需求,急诊科今年并没有安排春节假期调休,全体人员正常排班上岗,最大限度保护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徐学广说:“由于很多人春节期间饮食不节、饮酒过度、生活作息被打乱,各种突发急症增多,我们还额外增排了备班人员,以防出现突发紧急情况。”
红桥医院急诊科一共有10个大夫,26个护士,这个春节,他们24小时全员待命,随叫随到。他们中,有的人已经连轴转了两个月、有的人已经三年没回家、有的人生病未愈便奔赴岗位,但为了保障群众的生命健康,没有一个人抱怨。前不久,急诊科主治医师刘坤,带病连续工作了7天,高烧39.5晕倒在了岗位上,“那段时间,病人数量由于发热、感染症等情况不断增加,同事们都是带病上岗,就诊人数是平时的几倍,如果我休息了,大家压力就更大了。”刘坤说道。在同事的劝说下,她暂时放下工作,去做了彩超和心电图,在稍事休息过后,刘坤又默默回到了工作岗位,继续为病人看诊。转天,她又准时出现在了岗位上。
“虽然没有完整节假日,但病人的一句谢谢就让我很暖心,对于我们医护而言,看着病人能够重拾健康、康复出院,就是大家最欣慰、最高兴的事情。”急诊科护士长吴艾茹说。有一年除夕吴艾茹正好值夜班,晚上11点多,她刚刚打开丈夫和孩子悄悄送来的暖心饺子,急诊恰巧来了一位80几岁的心衰患者,“病人当时血压很低,浑身湿冷,面色苍白,意识模糊,情况非常不好。”吴艾茹说,大家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监护监测、用药、戴无创呼吸机,经过近2个小时的抢救,患者心率和血压才逐渐恢复正常,脱离了生命危险。“当家属惊魂未定、紧紧握着我的手,不住说着谢谢您,谢谢您们,太感谢了的时候,我觉得一切都值得。”
急诊科抢救室护士张娟说:“我已经连续2年除夕晚上值夜班了。”2013年,张娟来到红桥医院急诊科工作,一晃13年过去了,她和同事们都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春节。“工作性质就是这样,我也习惯了,唯一觉得亏欠的就是父母孩子。”提到家人,张娟湿润了眼眶,她的丈夫是铁路职工,每逢节假日,都是他们最忙的时候,“很多承诺给孩子的事情,大部分失信了,都没有做到,但是孩子从没有埋怨过我,当我很晚回到家的时候,还给我铺好床、暖好被,非常贴心的照顾我。”张娟说,家人的支持让她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救死扶伤的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每逢春节,在岗值班时经常能听到病人家属感慨说,做我们这行,过不好年、过不上节,很不容易,他们对我们的理解、认同和体谅,让我们也感到非常温暖,工作中更充满了干劲,节日坚守,是我们作为医护的责任,也早已成了我们的一种习惯。”急诊科主任徐学广说道,红桥医院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努力践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铮铮誓言,做那守护健康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