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4月17日),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我区丁字沽街道多个社区组织辖区学生游园赏花,学习传承文化,进一步创新丰富形式载体,解锁社会实践新模式。一起来看看吧!
春暖花开,天津红桥区丁字沽街道多个社区组织辖区学生游园赏花,学习传承文化,进一步创新丰富形式载体,解锁社会实践新模式。“大家知道吗?桃树是我国利用最早的果树之一。数千年前的湖南胡家屋场遗址、河姆渡遗址等,都出土过桃核呢。”北平房社区联合丁字沽小学,一起把“文明游园我先行 美丽留在我身边”活动“搬”进桃花堤。社区工作人员为孩子们介绍桃花文化,普及文明游园、安全游园知识,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把学校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带着学生们游园赏花,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丁字沽小学老师李婷说。
今年以来,丁字沽街道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体系功能建设,充分发挥“家门口”党群服务矩阵的资源融合和服务作用,着力为“双减”后的孩子提供多样化、便捷化的课后素质教育服务,助力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机制不断完善。
为了让辖区孩子们了解深厚的民族工业和文化教育底蕴,领悟革命先辈的风骨,风貌里社区与河北工业大学志愿服务队共同开展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在河北工业大学校史馆,辖区青少年和家长们沉浸感受百年高校办学历程与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发展、与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紧密相连的发展史,感知从“实业富国”到“工业救国”,从“舍生报国”到“科教兴国”,再到新世纪“创新强国”的责任与使命。在北洋大学堂旧址,辖区青少年和家长们探寻先辈的光辉足迹,领悟“兴学强国”的家国情怀。
为深入关心关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童“心”。勤俭桥社区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星贤,为家长们开展“你的青春我作伴”主题活动。老师带领家长们一起探讨隔代教育面临的问题,指出老年人在教育中的溺爱应该纠正,并重视孩子成长特点和冒险天性,多与孩子沟通交流。活动还通过现场互动、图片引导等方式,促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此外,街道常态化在各文明实践站开展护苗行动,提升未成年人政策法规的知晓率,让未成年人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注关爱。
下一步,丁字沽街道将继续助力“双减”后的青少年综合素养提升,让青少年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化,打造有活力、有意义、有乐趣、有链接、有转化的护航服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