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13日),《今晚报》报道天津市第三中学附属小学正面向社会各界征集原大胡同小学开展“人人争戴新风尚小红花”的相关史料,希望通过挖掘、延续、弘扬这一优秀品牌活动,为这朵“小红花”注入时代新内涵。一起来看看吧!
6月1日,本报视点版刊发了通讯《送你一朵“小红花”》,讲述了1980年一朵激励少年儿童奋发向上的“小红花”,从天津绽放到祖国大江南北的生动故事。近日,从天津市第三中学附属小学传来消息,该校正面向社会各界征集原大胡同小学开展“人人争戴新风尚小红花”的相关史料,希望通过挖掘、延续、弘扬这一优秀品牌活动,为这朵“小红花”注入时代新内涵。
在三中附小,校党总支副书记、校长曹鹏向记者梳理了学校的沿革脉络。2021年8月,红桥区西站小学与天津市第三中学确立一体化教育衔接机制,并更名为“天津市第三中学附属小学”。更名前的西站小学见证了红桥区至少16所小学的合并历程,其中“小红花”活动的发起校大胡同小学、激励教育的先行校北马路小学等都位列其中。今天的三中附小传承着这些学校的先进教学理念,并要将此充分发扬光大。
在学校合并的过程中,一卷卷饱经岁月的档案资料汇总在一起,翻阅这些斑驳的纸张,曹鹏颇为感慨。“这些学校曾经都拥有自己的‘高光时刻’,积聚了宝贵的办学经验,也留下了一段段具有时代意义、示范功能的育人机制,这是我们的宝贵教育资源。”他说。
一沓厚厚的信纸,是当年大胡同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韩建生老师全程参与指导“人人争戴新风尚小红花”活动的心得,老师一笔一画地记述着那些年师生精神面貌的改变。“这里面提到的一些观点,在4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行之有效。作为基础教育学校,也是培养文明有礼天津人的前沿阵地,前辈们给我们留下的好经验、好做法值得深入研究。”曹鹏语重心长地说。
走在三中附小的校园里,孩子们既是少先队员,也是红花少年,红花精神在校园里不断传承、发扬,并被不断注入新内涵。学校德育副校长李丽说:“我们将依照传统,定期举行‘红花队会’,也进一步创新,发动家长们一起争当‘红花家长’;我们既传承‘学雷锋’的好传统,也在践行‘五育并举’的指导理念,我们始终相信小红花的无穷力量。”
在即将到来的暑假里,曹鹏和老师们注定会很忙。他们还在面向社会不断征集相关史料,并将利用好这个假期去调研:他们要弄清楚新时代的小红花究竟是怎样一朵花?要弄清这朵红花的“红”要具备哪些新内涵?要走访退休老教师和老校友,记录下一段段口述史。他们还要指导同学深入社区开展研学实践,这其中包含那个既耐人寻味又满载激励功能的老问题:究竟什么人可以佩戴红花?
“要给孩子们树立起新时代的榜样,继续学先进、戴红花,做新时代的红花少年,做文明有礼的天津人。”曹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