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
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
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
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
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
据了解
《长安三万里》影片中
共藏了48首古诗
不仅是长安
不仅是唐朝
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
每一处壮丽河山
都如诗如画
而
我们大红桥亦是如此
作为天津城市的发祥地
这片老城区浸润了太多的岁月
下面
让我们一同走进
诗词里的红桥
聊起咱红桥
怎能少了三岔河口?
连通南北运河
沟通海运漕运
清代时
直沽漕运达到了鼎盛
转粟排千舰,分流纳九河。
潮声连海壮,树色入京多。
鼓楫鱼龙伏,停帆鹳鹤过。
津门秋望远,明月涌金波。
——清·康熙
一日粮船到直沽,吴罂越布满街衢。
新诗将作如千首,为问郯郎有买无。
——元·张翥
东吴转海输粳稻,一夕潮来集万船。
——元·王懋德
二水斜通海,孤村合抱城。
——明·李东阳
直沽客作客,江南又江北。
——元·黄镇成
今年却趁直沽船,黑洋大海波连天。
——元·黄镇成
九河下梢天津卫
三道浮桥两道关
这“两道关”中的一道便是咱红桥的北大关
因天津钞关设于此处(位于天津城北)
且为区别于设在东门外的盐关
俗称钞关为大关
故此得名“北大关”
地势东来一掌平,忽开官阁起峥嵘。
风腥晓市知鱼贱,客过严关喜箧轻。
——清·查慎行
钞关桥上人如鹜,商船打鼓马头住。
——清·杨光仪
百宝都从海舶来,玻璃大镜比门排。
荷兰琐袱西番锦,怪怪奇奇洋货街。
——清·崔旭
津门胜景桃花堤
吸引的不仅仅是文人墨客
更留下了清代三位帝王的宝墨
图 | 康熙赋词《点绛唇》石碑已成桃花堤一景
再见桃花,津门红映依然好。
回銮才到,疑是春两报。
锦缆仙舟,星夜盼辰晓。
情飘渺,艳阳时袅,不是垂阳老。
——清·康熙
欲知春浅深,但看花开未。
——清·查慎行
丁字沽边柳万条,青青一带锁红桥。
——清·梅宝璐
已闻堤柳绿新梁,又报山桃红满林。
——清·赵松
我问谁执桃红笔,点染长堤处处春。
清风听罢默不语,携香吹入万家门。
——当代·冯骥才
红桥的处处美景
也同样记录在了诗词里
琵琶池上起龙台,曲曲水廊近水开。
每到紫藤花发处,游人都向芥园来。
——清·康尧衢
芥园减坝近城池,揖盗开门应戒为。
兴济迤南原可度,津瀛逐岁幸收宜。
民生攸系资公议,河务非娴祛已私。
朴字数间仍备憩,志宁兹在谓多兹。
——清·乾隆
林塘荒芜已多年,胜地重游息焕然。
小筑池亭因旧址,更栽竹树引寒泉。
——清·梅成栋
黄菊窥篱作好秋,五年清梦隔悠悠。
——清·查为仁
自从遗种寄芳函,溪上年年碧影涵。
漫说直沽风物异,有人曾唤小江南。
——清·查为仁
小圃新成复向西,一家逸兴爱幽栖。
——清·查容端
当然
咱红桥藏的诗词绝不只此
您还知道哪些
欢迎文末补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