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海绵城市新型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对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目前,静海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正在大力推进中。
日前,记者跟随静海区住建委的工作人员来到某小区的施工现场,实地了解绿化设施建设情况。工地负责人介绍,小区内的人行便道都是按照海绵城市标准施工,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感受透水铺装的吸水性,工作人员现场演示,用水管模拟下雨,水喷洒在路面上十几秒就被吸收了。

静海区住建委建筑产业促进中心高级工程师张领军说:“这是透水面包砖的标准做法,上面的透水砖分面层和基层两层,下面的是透水混凝土的垫层。下小雨的时候,上面的面包砖就能完全吸水,而下中雨的时候,面包砖和混凝土垫层则能一起吸水,对绿化起到灌溉补水的作用。”

据了解,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传统的城市建设以硬质铺装为主,如果遇到大雨,雨水快速集中汇流,依靠管渠、泵站等排水,很容易造成逢雨必涝的后果。而海绵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从2017年7月至2019年10月,静海区已基本完成静海区第六中学、宙纬路、静海区模范学校、天津体育学院新校区、北京师范大学静海附属学校等近200多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在进一步完善城市载体功能的同时,还能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径流污染负荷、提高雨水资源化循环利用水平、减少城市绿化景观用水等多重目标,构建起可持续、绿色、健康的水循环系统。
张领军说:“从2016年开始,静海各小区的绿化都按照海绵城市的标准设计施工,包括透水铺装、透水人行便道、下凹式绿地、蓄水模块等设施。与传统设施相比,海绵城市建设所用的透水铺装不仅功能性强且色彩多样,目前,静海区的海绵城市设施在各小区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在完善城市载体功能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市的整体‘颜值’。”
转载需注明来源:静海融媒
记者:徐爱丽 张震宇 编辑:李坦峰 孙蒙蒙 责任编辑:郭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