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静海区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为基础,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打造现代都市型农业升级版。
作为2021年静海区重点设施农业项目的天津市源元生猪养殖示范基地项目正在全力建设中,项目投产后生猪年出栏率将达到11万头,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静海设施农业规模和水平,拉动静海农业经济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来到天津市源元生猪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建设现场,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占地160多亩,今年3月正式开工,预计到12月竣工投产。


企业之前主要从事建筑工程,在行业内小有名气。由于生猪养殖行业投资大、风险高且见效慢,为了进军这一行业,企业做足了功课。“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调研,我们发现天津市生猪养殖项目潜力非常大,老百姓对猪肉的需求量也高,并且我们的技术团队、养殖团队在天津甚至全国范围内都比较先进。所以,我们决定把生猪养殖项目做大做强。”天津市源元生猪养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治良说。
在人们的印象中,传统的生猪养殖猪舍只是简单的单层建筑,而在源元生猪养殖示范基地,正在建设中的三栋三层的砖混结构立体猪舍格外引人注目。企业负责人杨治良介绍,楼房养殖与传统猪舍养殖相比,更加适应三点分区饲养模式,能够从源头上保障肉品安全。“楼房养殖节约土地成本,而且养殖的生猪也绿色环保,同时还可以避免生猪交叉感染,提高生猪的成活率。”杨治良说。

除了建设生猪的繁育和育肥区,企业坚持生态环保理念,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推行“低架网床+益生菌+异位发酵”模式,按照“种养循环、就近还田”的方式,促进粪污综合循环利用。杨治良说:“在生产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绿色环保,建设了有机肥生产区,进行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合理利用,并防止和消除集约化养殖产生的粪便污染。”
项目预计今年12月底投产,投产后实现生猪存栏率4万头,年出栏率11万头,逐步打造成现代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生猪养殖示范基地。同时,为当地村民提供80多个就业岗位,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静海设施农业规模和水平,拉动静海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激发绿色活力,推进乡村振兴。以高标准项目擦亮农业发展“底色”的示例在静海比比皆是。今年以来,静海区农业农村委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重点,积极打造现代都市型农业升级版。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9亿元,同比增长8.6%。新增小麦种植面积15万亩,其中1200亩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扩繁基地平均亩产量达到450公斤。夏粮产量10.2万吨,同比增长45%;瓜果类产量4.3万吨,增长19.4%;生猪出栏量11.8万头,同比增长17.5%。
下半年,静海将继续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整镇制推进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实施支斗毛渠清淤工程;大力发展林地经济,抓好黑果花楸、桑菊种植项目建设;加快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启动农芯(天津)智能农业研究院项目建设;继续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工程;不断构建现代都市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村庄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建设美丽宜居新农村,全力推动静海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转载需注明来源:静海融媒
记者:赵斌 董本江 编辑:李坦峰 孙蒙蒙 责任编辑:郭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