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和支撑,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因地制宜走出新路子、探索新模式、抢抓新机遇?静海区杨成庄乡宫家屯村给出了答案。

(图片源于网络)
近年来,宫家屯村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深挖优势资源,以点带面,探索建立覆盖乡村文化产业、红色旅游资源、高效设施农业等领域齐头并进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静海区委书记蔺雪峰在深入宫家屯村调研时对宫家屯村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探索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加快实施乡村振兴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和市委、区委的部署要求,坚持把乡村振兴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对有思路、有想法、敢想敢干的村“两委”带头人要重点帮助扶持,对有市场、有效益、有潜力的特色产业要精准支持到位,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树立好示范样板。
打出产业兴旺组合拳

在位于宫家屯村的团泊洼芦苇艺术馆里,一幅幅色彩鲜明、栩栩如生的芦苇画展现在大家面前。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芦苇画的制作不仅包含了精湛的技艺水平,也饱含了制作师傅们的深厚情感。
芦苇画制作技术负责人刘少然说:“创作芦苇画不仅能展示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特色,还能表达我们内心的情感。随着宫家屯村发展驶入快车道,我们对村庄的发展也更有信心了。”

作为传统手工技艺,芦苇画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以芦苇作画不仅传承了历史文脉,也在探索特色产业中赋予了芦苇“新生命”。作为文化产业的一张靓丽名片,大力发展芦苇画产业不仅有助于带动宫家屯村的就业、创业,也为促进地区文旅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前进力量。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宫家屯村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依托红色资源,积极打造“文化+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延长红色旅游产业链。

宫家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振勇介绍:“深挖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感悟革命精神,通过丰富的红色藏品展示,让红色精神深入人心。未来,我们将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让游客不是看一圈就走,而是可以留下来慢慢参观游玩。”
红色引擎为乡村振兴添足马力
(图片源于网络)
以党建为引领是宫家屯村快速发展的内生动力。要擦亮新时代基层党支部的金字招牌,就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宫家屯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村党支部不断加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新工作方式、优化产业结构、驱动产业提值。
“随着芦苇画产业、红色旅游等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现在,在村里就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村里不仅热闹了,也更有希望了。未来,我们还将积极打造高效设施农业,形成多产业融合发展,助力百姓增收、村庄发展。”李振勇说。
参观学习共发展

同时,杨成庄乡积极组织乡、村干部深入宫家屯村参观团泊洼芦苇艺术馆和宫家屯村史馆,并认真学习了区委书记蔺雪峰深入杨成庄乡宫家屯村调研指导乡村振兴工作的有关要求,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参观学习不仅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也更加坚定了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在乡村发展过程中,要结合本村特色,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先行先试,积极打造“一村一品”,形成发展的“珍珠链”,同心、同向、同行,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推动杨成庄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转载需注明来源:静海融媒
记者:张鹏 编辑:李坦峰 孙蒙蒙 责任编辑:郭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