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以精品奉献时代、奉献人民的群众文化工作者,更是静海区参政议政群体中的一份子。她牢记政协委员使命,坚持贴近群众、扎根人民,为民生献良策、为人民谋福祉,做群众的贴心人、当百姓的“代言人”。她坚持创作为民理念,把“呼吸在,创作在,艺术创作必须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她就是静海区政协委员、区文化馆馆员祁丹。
今年 37岁的祁丹出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的一个小县城,大学毕业后,怀揣着服务群众的梦想投身于静海文化事业。刚出校门的她还处在懵懂阶段,如何将自已学到的东西运用于群众文化事业成为她当下思考的问题。当时,正值2012年中国艺术节第十六届“群星奖”选拔赛,经过层层比拼,她不负众望荣获天津赛区二等奖。


心中有梦想,脚下才有力量。祁丹深知,文艺创作来源于基层、来源于生活,只有根植生活的作品才有温度、有生命。工作中,她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紧密结合静海的风土人情、文化根脉,努力挖掘地域文化底蕴,创作出了一批具有乡土气息和静海特色的文艺作品。原创小说及同名专辑《一路花香》,歌曲《梦回故乡》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不仅如此,她时刻不忘作为一名群众文化工作者的责任,每年都会参加单位组织的培训、演出,尽己所能把自身的专业技能分享给爱好文艺的百姓。“工作中,祁丹事无巨细,准备演出服装时,她主动为演员量尺寸;进行节目编排时,她认真出构思、讲动作;策划演出方案时,她也总是有新思路,想的比我们这些大姐还周到。不仅如此,她还经常到社区为文艺爱好者开展公益培训,教大家发声,分析歌曲,全心全意对待每一项文艺事业。”区文化馆文艺部主任周绍颖说。


作为一名长期扎根在基层的群众文化工作者,祁丹在得知需要前往甘肃省镇原县进行文化交流时,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交流过程中,她募集了1300多册图书送给当地的孩子们,当看到孩子们认真读书、喜笑颜开时,心底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由于出色的工作业绩,2016年,祁丹被选定为静海区政协委员。这也就意味着她的肩上又多了一份责任。疫情期间,她主动请缨深入小区参与防疫值守,并与同事创作了《春天的背影》《静海·感动》《拥抱在凯旋》三首抗疫歌曲,向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致敬,用文艺作品记录下这场伟大的抗疫斗争,展现出群众文化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今年是祁丹参加工作的第11个年头,也是她成为静海区政协委员的第5年。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认真学习政协理论和业务知识,深入践行“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理念,不断增强做好一名政协委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几年来,她通过大量走访调研,着眼群众文化工作中的薄弱点,形成高质量提案。2019年,她提出的《关于整理利用原村委会旧址的提案》得到承办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今,很多村街都会利用原村委会旧址建成村史室,充分展示村级特色历史,使其成为“不忘初心”的历史教育阵地,为传承历史、赓续红色血脉,激发青年一代接续奋斗的精神动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协委员是荣誉,更是责任。祁丹表示,今后,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政协情怀保持积极向上的奋斗姿态,充分履职尽责,全心全意服务群众,为静海的文化自信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推动静海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来源:静海融媒
记者:徐爱丽 黄焱 编辑:李坦峰 孙蒙蒙 责任编辑:郭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