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河(湖)长制实施以来,静海区中日(天津)健康产业发展合作示范区积极学习全国首批示范河湖的经验做法,建立健全管护长效机制,构建水域不萎缩、功能不衰减、生态不恶化的河湖管理保护新局面,有效维护了示范区内北华河的环境面貌和可持续发展。



徜徉在北华河畔,一片生机盎然,河岸成片的绿植在秋色的晕染下,逐渐向五彩斑斓转变,泛着粼粼波光的河水穿桥而过,映着不远处的高楼林立,俨然成了一幅优美的城市景观。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眼前这岸绿水清的北华河竟是“人工制造”。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城市管理部工作人员王东介绍:“北华河是2009年随着园区开发建设的人工河,全长3公里,平均宽度约70米,水域面积约20万平方米,是示范区内涵盖防洪、排涝、景观等功能的主要河道。”

北华河的建成有效缓解了中日(天津)健康产业发展合作示范区的排水压力,两岸河堤设置的宽35米的绿化带,更是为这里披上了一件“绿衣”。据了解,示范区对于北华河的管理维护工作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因地施策扎实推进河(湖)长制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实现了河(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的转变。
“自河(湖)长制实施以来,示范区的主要领导担任总河长,乡、村两级河长齐抓共管,采取‘一河一策’工作制度,并在日常管理中聘请专业的河道养护队伍。同时,安排示范区河长办工作人员每天巡河,并向群众普及水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多措并举确保辖区水环境干净整洁、稳定达标。”王东说。


通过高标准开展河道及河岸绿化带的养护工作以及严格管控水域岸线空间,北华河的水质、景观逐步提升,一道靓丽的河岸景观带成为周边居民日常休闲的好去处。治水之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生态文明永无止境,而属于北华河的故事还在续写……
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杨旭表示:“今后,我们将继续以河(湖)长制为抓手,以实现‘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为目标,以强化人员力量配备、加大巡查管控力度、加大宣传力度为举措,全力提升河(湖)长制管控水平,持续改善河湖面貌,逐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好景象。”
转载请注明来源:静海融媒
记者:刘芳 寇正 通讯员:张恒 编辑:李坦峰 孙蒙蒙 责任编辑:郭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