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天津  政情  法治  微视  点播  财经  炫闻  民声  工作室  体育  娱乐  文汇  乐活 +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 : 云上静海 >> 要闻

静海融媒记者在镇原丨贾山村的昨天与今天


  2021/10/29


  深秋时节,天高云淡,秋风送爽。

  村路旁,争奇斗艳的格桑花争相绽放;梯田间,三三两两的农用车满载金黄的玉米川流不息;山头上,肉兔养殖场万只肉兔活蹦乱跳,宽敞明亮的新村部和几间旧瓦房的旧村部对比鲜明……眼前的一切,一片祥和,生机勃勃。

  这里是位于镇原县方山乡的贾山村。5年前,农民穷,环境脏。村民以务农为生,靠天吃饭,人均年收入不足国家贫困标准,村里没有任何产业,村集体收入寥寥无几,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作为国务院挂牌督战村,近年来,贾山村在天津静海的倾力帮扶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家家户户有了致富产业,贫困人口收入逐年增加,村民生活幸福感节节攀升,2020年全村实现了整体脱贫。

  2021年,贾山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充分运用天津静海投资的210万乡村振兴资金,以“村庄有规划、环境美如画、产业特色化、生活传佳话”为目标,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

静海融媒记者在镇原丨贾山村的昨天与今天

  (摄影:镇原融媒 田永昭)

静海融媒记者在镇原丨贾山村的昨天与今天

  (摄影:镇原融媒 田永昭)

静海融媒记者在镇原丨贾山村的昨天与今天

  (摄影:静海融媒 李磊)

  培育延链强后劲 产业拓宽增收路

  走进贾山村万只肉兔养殖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的生产车间,整齐排列的崭新兔笼,一只只活蹦乱跳、乖巧可爱的小兔子,让人满眼欢喜。

  据悉,合作社创办于2020年。占地12亩,先后争取天津市静海区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80万元,省农科院投放15万元机械设备,市县财政扶贫资金30万元,是村党支部书记带头领办的“331+”产业扶贫经济实体,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从前期筹办、厂房建设、肉兔养殖、运输销售,静海区协助村集体全程“一条龙”包保,目前年出栏商品肉兔5万只,预计最低每年净收益50万元。合作社资产归村集体所有,每年按总投入资产125万元的8%作为村集体收入,剩余盈利作为社员产业奖补资金和合作社滚动发展基金。

  贾山村万支肉兔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姚宗艺介绍,肉兔产业是一个短频快的产业,目前合作社肉兔存栏10009只,主要销往天津、广东、四川、重庆等地。在静海的帮扶下,合作社将继续做大做强肉兔产业,将肉兔以成本价投放给农户,并统一提供饲料、统一进行技术指导、统一防疫、统一收购,粗略估计一只母兔年利润可达800-1000元,助推贾山村乡村振兴,群众致富。

  今年,贾山村把发展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最根本的举措,在做精做优全膜粮食、养羊两大传统优势产业上花心思,在做大做强万寿菊、中药材、肉牛、肉兔四大新兴产业上下功夫,实现了产业发展到组、覆盖到户。目前肉羊存栏4250只,培育50只以上养殖大户41户;肉牛存栏391头,培育5头以上养殖大户34户;种植饲草3270亩,采用带棒打包的方式全部青贮,共青贮2000余吨;种植中药材、万寿菊、马铃薯、小杂粮各为233亩、80亩、216亩、925亩。

静海融媒记者在镇原丨贾山村的昨天与今天

  (摄影:镇原融媒 田永昭)

静海融媒记者在镇原丨贾山村的昨天与今天

  (摄影:静海融媒 李磊)

  人居环境焕新颜 乡村美景入画来

  宽阔平坦的柏油水泥路进村入户,漂亮别致的传统窑洞和新建的四合院错落有致,庭前屋后干净整洁,霜降时节的贾山村依旧令人心旷神怡。

  而在以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村民纷纷回忆到:以前村民保护环境卫生意识淡薄,柴草垛乱堆、污水乱倒、垃圾乱扔……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自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开展以来,贾山村党员干部坚持带头清洁村路村巷,久而久之,清洁家园成为村民的自觉习惯。

  随着环境卫生逐渐改善,群众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不少村民都自愿加入清洁队伍。

  张军是村里的低保户,几年前还住在破旧的老窑洞里,近几年,他通过养殖和国家政策扶持,建起了四合院。为响应“环境卫生整治 建设美丽乡村”创建号召,他在搞好自家卫生的基础上,对庭院进行了精心改造,最近借助静海区援助资金实施的庭院硬化与主房搭配浑然一体、落落大方,被评为村里的环境整治模范户。

  在贾山村,像张军这样的村民还有不少,他们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做到房前屋后整洁有序,用实际行动提升了生活的幸福指数,也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基层力量。

  “以前天一黑,村里连个人都不见,黑灯瞎火的。现在晚上亮堂堂的,心里也更有安全感。”村民王忠文笑着说。

  在美丽乡村宁静的夜晚,一盏盏太阳能路灯不仅照亮了乡村的夜空,还让群众有了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今年,贾山村按照“一段一文化、一院一主题”的总体思路,制定农户“庄前屋后三包”和“五清五净五改”标准,落实“1+4+8”工作法,组织群众拆除残墙断壁471米,打造风貌提升户51户,完成入户道路硬化115户,庭院硬化92户,建成乡愁记忆景观节点8处,改造危旧养殖棚圈36座。推进人居环境挂牌亮星,累计评选五星级示范户11户、四星级示范户36户,并进行现金奖励,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静海融媒记者在镇原丨贾山村的昨天与今天

  (摄影:静海融媒 李磊)

静海融媒记者在镇原丨贾山村的昨天与今天

  (摄影:静海融媒 李磊)

  党建引领风帆劲 砥砺奋进绘新卷

  “帮钱帮物,不如帮建一个好支部。”贾山村党支部书记杨明金深有感触地说道。自东西部协作以来,不仅是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了,更重要的是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实”起来了。

  2020年,贾山村通过天津静海的帮扶,顺利脱掉了贫困“帽子”。在这之前,由于村子穷、产业基础薄弱,村民家中多是耕种一年收割一茬、便于打理的小麦,很多村民都外出务工,只是到耕种收割时才回来,平时村里召集党员、村民大会基本都是老弱病残来参加。自从贾山村牵上静海这个“富亲”后,贾山村“两委”在静海区的带动下以“党建+”为强劲引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头雁”作用,通过村党支部领办壮大集体经济、党员率先示范等,让村民收入有了保障,生活变了模样,党组织潜移默化成了群众最有依靠的“娘家人”。村里有了产业,很多外出务工的人纷纷回家发展起产业,昔日宁静的小山村又热闹起来了。

  “现在只要村里的事,大伙儿就聚在一起提建议、说想法,民主又开阔,定下来的事都能快速启动完成。”老党员马建仁深有感触。他坦言,以前党员在村集体发展中发挥作用并不明显,在静海的帮扶下,村党支部大变样,现在干事件件有落实,事事有成效。

  近两年,贾山村把党建助推作为高质量完成乡村振兴任务的最强引擎,借鉴静海基层党建共治共享先进理念,结合“四抓两整治”和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新建党群服务中心1处,设立“两厅两讲堂、四站一中心、八室一银行一食堂”。同时,借助静海援建资金修建以“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为主题广场1处,建造党建元素景观节点4处,切实把贾山村党建品牌做实叫响。

  在贾山村红色宣传广场旁,“党员一句话承诺”牌格外的抢眼。贾山村借鉴学习静海“党员一句话承诺”的先进经验做法,通过每名党员承诺践诺、参与村务事务,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群众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了事。“马广亮承诺协助村委做好村内防火、防盗工作”“张春慧承诺保证自家门前、院落内无杂草和废弃物”……“党员一句话承诺”,让党员亮身份、做表率、践承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引领作用。

  时过境迁,贾山村华丽蜕变。目前,贾山村正努力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一步步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来源:静海融媒

多次取消招生资格后仍违规办学,国务院督查组通报
新疆喀什:全力保障水、电、暖、气、油正常供应
俄外交部呼吁纳卡冲突各方保持克制、实现停火
欧盟:预计今年欧元区经济和欧盟经济分别萎缩7.8%和7.4%
单日上涨605基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涨
韩国艺人违规接触熊猫幼崽惹怒网友 大熊猫到底能不能摸
洋葱式or粽子式?全国花式穿衣地图来了
 
【津云镜头】交通安全记心间
剧场舞台再现白家跌宕传奇 话剧版《大宅门》登陆津城
【津城图事】乡村里的“板凳课堂”
旅美大熊猫“美香”所生雄性幼崽命名“小奇迹”
 
吴尊友谈冬季如何减少聚集性疫情:一定要戴口罩
听!2020年度声音盘点
【津云微视】《大家说理》:走向历史深处——雄赳赳 气昂昂 前进!
央视采访:丁真如何看待自己走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津ICP备B2-20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