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天津  政情  法治  微视  点播  财经  炫闻  民声  工作室  体育  娱乐  文汇  乐活 +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 : 云上静海 >> 要闻

寒衣节 | 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你在思念谁?


  2021/11/05


  今天

  农历十月初一

  是追思逝者的“祭祖节”

  亦是嘘寒问暖的“寒衣节”

  温暖的挂念是否已送达?

  天凉了

  提醒你添衣保暖的又是谁?

  寒衣节

  节日时间:十月初一

  节日起源:祭祀

  节日活动:祭奠先人

  节日意义: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

  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十月朔”,又称“祭祖节”“烧衣节”“寒衣节”。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旧时,民间要在这一天祭祀祖宗,给亲友送御寒衣物。家中高堂也会将冬衣捎给远在外地戍边、经商、求学的游子,以释挂念之心。

 

  立冬将至,冷空气也将接踵而至。今天,津城雾霾天气仍将持续,6日至7日受寒潮影响,将先后出现雨雪和大风降温天气。此次寒潮天气过程具有雨雪量大、降温明显、风力强等特点。

  雨雪:6日中午开始本市自北向南出现降雨,白天以小雨为主(3~8毫米);夜间雨转雨夹雪(15~25毫米);7日早晨转纯雪,傍晚结束,为中到大雪(3~8毫米),山区、草地积雪深度2~4厘米。过程累计降水量20~40毫米。

  降温:6日午后开始气温持续下降,7日白天降至0℃左右,8日早晨最低气温中心城区-1℃,北部地区-6℃,过程降温幅度10~12℃,局地14℃。

  大风:6日夜间至7日白天陆地将有西北风5~6级阵风7~8级,东部沿海阵风可达9~10级。

  最新天气

  11月6日 星期六

  白天:多云转阴有小雨

  夜间:中雨转雨夹雪

  南风3-4级转西北风5-6级阵风7-8级,16到2℃

  11月7日 星期日

  白天到夜间:中雪转阴

  西北风5-6级阵风7-8级,4到-2℃

  新一周

  11月8日 星期一

  白天到夜间:多云转晴

  西北风到西风3-4级,3到-2℃

  11月9日 星期二

  白天到夜间:晴间多云

  西风到西北风3-4级,5到-1℃

  11月10日 星期三

  白天到夜间:晴间多云

  西北风3-4级转微风,8到0℃

  民俗由来

  秦时孟姜女的丈夫被抓去修筑北疆长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寻到长城脚下,不料丈夫已死,并被埋筑城墙里。孟姜女悲愤交加,跪向长城昼夜痛哭不已,终于感天动地,哭倒长城,露出丈夫尸骨。民间也称“寒衣节”由此传说而来。

  相传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在十月初一这天的早朝行“授衣”礼,将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故民谚云“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

  过去,十月初一还是长工的下工日,所以又叫“散工节”。雇主要在这一天设筵犒劳雇工,清算工钱,宣布是否继续留用,留下的叫“打冬”或“打冬活”,关系到很多人来年的生计。

  诗人李白在《秋夕旅怀》咏道:“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其中的“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正是这一节日的写照。

  如今,农历十月初一上坟烧纸、烧寒衣的习俗已转变为网上祭扫、敬献鲜花、家庭追思、撰写祭文等文明、简约、低碳、安全的祭扫方式,中华文明慎终追远的遗传基因始终不改。

  文明祭扫

  随着文明祭扫的推广,现在越来越多的市民愿意采取网上祭奠、鲜花祭祀等方式表达对已故亲人的哀思。“百善孝为先”,提倡老人在世时子女多尽孝,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逝去时,丧事从俭、文明祭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这份倡议书

  请查收▼

  尊敬的市民朋友们:

  一年一度的“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11月5日)即将来临,在这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时节,为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文明新风、保护生态环境、守住防疫成果,天津市民政局向广大市民朋友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厚养薄葬,弘扬传统文化。要弘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倡导厚养薄葬理念,老人在世时要关心爱护尽孝心,使其老有所养;老人逝世后,要以文明绿色、简约庄重的方式缅怀逝者,传承其良好家风。祭奠先人重于心不拘于形,要在缅怀先人过程中传承“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传统美德,使“寒衣节”成为传递亲情、传承文化、崇尚科学、弘扬美德的重要载体。

  二、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要自觉遵守《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不销售、不购买、不使用封建迷信祭祀用品,殡葬、祭扫中,不在道路、居民区和其他公共区域焚烧纸牛、纸马、冥币等迷信用品或者花圈、花篮等丧葬用品。倡导采用网上祭扫、敬献鲜花、家庭追思、撰写祭文等文明、简约、低碳、安全的祭扫方式,自觉将注重实地实物祭祀转变为注重精神传承。

  三、绿色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焚烧纸钱等不文明祭扫行为,会产生有毒气体、烟尘灰烬,损害家人身体健康,影响空气质量;会损害路面清洁,妨碍道路交通;存在火灾隐患,影响消防安全。要自觉摒弃陋习,遵守防火和消防安全规定,守护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倡导采用海葬、树葬、深埋、草坪葬、花坛葬等少占或不占用土地的节地生态安葬方式,节约土地资源。在祭扫活动中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减少人员聚集,巩固防疫成果。

  四、率先垂范,发挥带头作用。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文明殡葬的先行者、带头人;要带头推动殡葬改革,带头低碳祭扫、文明节俭办丧,带头推行节地生态安葬;要积极参与文明祭扫志愿服务活动,宣传殡葬改革,监督和制止不文明殡葬行为。

  广大市民朋友们,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时代要有新气象,让我们携手同行,摒弃殡葬、祭扫陋习,做文明殡葬、文明祭扫的参与者与志愿者,用文明行为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天津贡献自己的力量。

  天津市民政局

                    2021年10月

  根据《天津市城市管理规定》,严禁在道路及社区非指定区域内焚烧花圈、纸钱及其他丧葬用品。对于在禁止道路、区域焚烧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最高可处1000元的罚款。处罚不是目的,目的是劝导市民改掉陋俗。

  来源:天津广播

多次取消招生资格后仍违规办学,国务院督查组通报
新疆喀什:全力保障水、电、暖、气、油正常供应
俄外交部呼吁纳卡冲突各方保持克制、实现停火
欧盟:预计今年欧元区经济和欧盟经济分别萎缩7.8%和7.4%
单日上涨605基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涨
韩国艺人违规接触熊猫幼崽惹怒网友 大熊猫到底能不能摸
洋葱式or粽子式?全国花式穿衣地图来了
 
【津云镜头】交通安全记心间
剧场舞台再现白家跌宕传奇 话剧版《大宅门》登陆津城
【津城图事】乡村里的“板凳课堂”
旅美大熊猫“美香”所生雄性幼崽命名“小奇迹”
 
吴尊友谈冬季如何减少聚集性疫情:一定要戴口罩
听!2020年度声音盘点
【津云微视】《大家说理》:走向历史深处——雄赳赳 气昂昂 前进!
央视采访:丁真如何看待自己走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津ICP备B2-20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