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加强校本课程建设,静海区梁头镇梁头小学在延续历年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基础上,对新学期社团活动进行了创新和突破。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为校园带来了更多的欢声笑语,也为孩子们打开了新的兴趣大门。
梁头小学注重引导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烘焙课上,孩子们正在品尝自己动手制作的小点心。老师告诉记者,每一块饼干都是孩子们自己动手捏成自己喜欢的形状,然后交给老师进行烘焙。老师还精心地为孩子们准备了包装袋,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带回家给家长品尝。

课后服务环节中学生家长的出现也成为梁头小学创新活动内容的一大特色。梁头小学老师张翠华说:“这个学期,越来越多的家长自愿参与到学校课后服务当中,这不仅仅提高了课后服务的质量,同时在家校沟通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随着学校开设的素拓课程越来越多,一大批专业老师走进校园,他们在为学生带去专业指导的同时,也积极推动了不少科目在学校的普及。


截至目前,梁头小学共开设了22个学生社团,其中包含11个精品社团和11个班级社团,分为手工课程、文化课程、劳动实践课程、艺术类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心理课程、体育类课程七大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报社团,参与率达到100%。


静海区梁头镇梁头小学校长只萍萍表示,学校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正在和孙庄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商谈,打算把豆腐的制作过程引进校园,带领着孩子们体验学习本地的传统文化。
“双减”之下,课后服务活动不仅成为课堂的延伸,更提高了课余时间的利用价值,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兴趣空间和无限的发展可能。

转载请注明来源:静海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