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天津  政情  法治  微视  点播  财经  炫闻  民声  工作室  体育  娱乐  文汇  乐活 +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 : 云上静海 >> 要闻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开创静海新伟业丨以“绿”为底“入画”发展长卷


  2021/11/2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夯实绿色生态屏障、保护修复团泊湿地、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面落实河湖长制、铁腕治污改善环境……五年来,静海区始终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环境优先、坚定不移走稳绿色发展之路,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静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持续加大生态修复力度 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画卷

  最近,团泊鸟类自然保护区正在加大巡查力度,检测水质变化,降低湖内水位,充分做好候鸟迁徙的保障工作。现如今,“华北绿宝石”已经成为“候鸟天堂”。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开创静海新伟业丨以“绿”为底“入画”发展长卷

  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五年来,静海区加大对团泊湿地修复保护力度。如今的团泊湿地湖区拥有1.2亿立方米的丰富蓄水量,白鹳、天鹅、白鹭等200多种珍惜鸟类在此栖息繁衍,成为世界上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水系治理、退化湿地修复、退鱼还湿等系列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不仅让团泊湖成为静海的生态范本,更被誉为“京津之肺”,被列为“中国湿地自然保护区名录”。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开创静海新伟业丨以“绿”为底“入画”发展长卷

  在团泊湖北岸,始建于1950年的独流减河仍在生生不息地流淌着,日夜不停地奔向那“太阳起处的红色天涯”——渤海湾。这里上通白洋淀-大清河水系,下达滨海湿地,最终汇入渤海海域,是“白洋淀-独流减河-北大港湿地-渤海湾”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而静海恰好位居这条中轴线上,与雄安新区、滨海新区水系相通、血脉相连,成为雄滨走廊上重要的生态节点。

  在静沧廊(3+5)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下,静海主动对标雄安新区白洋淀保护修复和“千年秀林”标准,持续加大生态修复力度,57.83平方公里土地划入天津市生态保护红线。2018年至今,静海区完成生态补水4.7亿立方米,持续开展绿化造林工程,静海林木绿化率达到29.1%,高于全市的28.24%,以生态共治绘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美“底色”。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开创静海新伟业丨以“绿”为底“入画”发展长卷

  城林相依、水绿相映。在静海西部,与团泊湖遥相呼应的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积极探索生态林、经济林规模化种植模式和生态旅游发展新路径。五年来,园区林木面积扩大到12万亩,覆盖率达60%,经测算,园区内树木每年吸收二氧化碳约290余万吨,释放氧气约260余万吨,消化吸收各类灰尘杂质约300余万吨,成为天津西南部重要绿色生态屏障、绿色银行和天然氧吧。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开创静海新伟业丨以“绿”为底“入画”发展长卷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唯有“舍”,才有“得”。在生态环境保护上,静海区一直在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

  针对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静海区全面开展“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散煤和燃煤锅炉“清零”治理、化学污染物和餐饮油烟等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机动车污染和道路、施工扬尘防控、秸秆禁烧和鞭炮禁放等专项战役,科学建立生态治理长效机制。

  五年来,静海区依法整治“散乱污”企业3115家;清淤疏浚河道10条,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成新能源环保发电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成为静海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亮点。

  水生态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血脉。静海拥有600余条各级河道和沟渠、面积超过6万亩的坑塘,拥有大自然赐予的“绿宝石”团泊湖。自从河(湖)长制实行以来,这些河湖都有了护卫者,有了当家人。据水务部门统计,全区纳管河道沟渠共计613条,长1780余公里,大Ⅱ型水库1座,坑塘2074个,全部落实了河(湖)长制。团泊鸟类保护区、团泊水库管理处三级湖长组织体系也已建立,湖长制工作纳入河长制组织体系。

  大力治污和持续监管换来了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截至2020年底,静海区大气环境综合指数较2015年改善25.2%,PM2.5浓度改善19.2%;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全区12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全部达到天津市新地标排放标准,劣Ⅴ类水体比例降为零,全面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农用地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开创静海新伟业丨以“绿”为底“入画”发展长卷

  一湖澄澈、层林叠翠,构建起静海“东湖西林”的生态格局,如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已贯穿于静海高质量发展的各个领域。静海尊崇遵循生态自然布局之纲,积极推动生态环境改善,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未来高质量发展之路也将更加广阔。

  来源:静海融媒

多次取消招生资格后仍违规办学,国务院督查组通报
新疆喀什:全力保障水、电、暖、气、油正常供应
俄外交部呼吁纳卡冲突各方保持克制、实现停火
欧盟:预计今年欧元区经济和欧盟经济分别萎缩7.8%和7.4%
单日上涨605基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涨
韩国艺人违规接触熊猫幼崽惹怒网友 大熊猫到底能不能摸
洋葱式or粽子式?全国花式穿衣地图来了
 
【津云镜头】交通安全记心间
剧场舞台再现白家跌宕传奇 话剧版《大宅门》登陆津城
【津城图事】乡村里的“板凳课堂”
旅美大熊猫“美香”所生雄性幼崽命名“小奇迹”
 
吴尊友谈冬季如何减少聚集性疫情:一定要戴口罩
听!2020年度声音盘点
【津云微视】《大家说理》:走向历史深处——雄赳赳 气昂昂 前进!
央视采访:丁真如何看待自己走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津ICP备B2-20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