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静海区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经过一天奋战,全区绝大多数常住居民都完成了核酸检测采样。按照“应检尽检”的原则,1月11日,静海区继续进行核酸检测工作,忙碌了一整天的医护工作者又开始新一天的奋斗。
共享经验提效率 以老带新促成长
“来,下一个……”在独流镇义和街核酸检测点采样现场,李福刚和同事密切配合,一个负责采集咽拭子,一个负责收集。给手部消毒后,李福刚拿起采样拭子,动作麻利地撕开包装,在群众的高度配合下,15秒钟就完成了一整套采集流程,整个过程精准、高效。

作为静海区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员,李福刚曾在2020年2月奔赴武汉抗疫一线驰援,去年11月的“滨城大筛”中也有他忙碌的身影。参加静海区核酸采样工作前四个小时,他还在津南区支援核酸采样工作。

“天气比较寒冷,我们工作效率提上来,群众等待的时间就缩短了。”作为有着多次核酸采样工作经验的“老手”,李福刚对自己负责的点位人员配置进行了科学调配。“我们汲取了三次驰援的经验,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开展采样工作,而且现场工作人员尽职尽责维持秩序,各个环节有效衔接,大家通力配合,确保了最大效率的进行核酸检测。”
尽职尽责连续奋战 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
“嘴巴张开,不要紧张……”刘纯是静海区医院的医生,在参加完津南区的核酸采样工作后,她又“全副武装”投入到静海区的采样工作中。“大家都在连续工作,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90后的刘纯介绍,现在是三九天,室外温度很低,工作一天下来她的手基本冻僵了,但为保证“静城大筛”顺利完成,她必须坚持下来。


“我跟我爱人都是医生,他在团泊镇那边的点位工作,我俩现在全靠手机联系,时间也对不上,每次我休息的时候就给他发几条信息问候一下,过一段时间他休息了就会回我。”虽然核酸采样工作具有一定风险,但家人的支持给了小两口充足的动力。“家里老人主动为我们照看孩子,让我们全身心投入采样工作。”

此次“静城大筛”仅静海区医院就抽调了501名医护人员。“为了保障正常的医疗工作不受影响,在原来28个病区的基础上,进行了科学整合,削减了9个病区。同时,为了保障患者正常就医,医院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发热门诊、妇产科等科室基本没有抽调人员。”静海区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印林说,“从2020年疫情开始,我们抽调多批医护人员驰援武汉一线,这两年医院始终保持100多名医护人员处于常态化疫情防控一线,为静海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李福刚、刘纯、赵起三人只是静海区全员核酸检测医护人员的缩影,他们白衣执甲、夜以继日,奋战在采样一线,彰显了医护人员的责任与担当,用实际行动完美展现出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与操守。
来源:静海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