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静海区水务局水资源事务中心工作人员鲁洋在完成了2021年全年的用水统计分析后开心不已,他不禁感叹:“我们开展的节水型机关创建,节水成效非常显著啊!”
据统计分析,2021年,区水务局用水量由2020年的3200多立方米,下降到了1500多立方米,用水率下降了50%以上,其背后最大的功臣还要从一台节水设备说起。

每天早上,鲁洋到单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非常规水回收利用设备的工作情况,并记录下相关用水数据。这套设备在2020年12月份投入使用,是区水务局开展节水型机关创建迈出的第一步。
“这套节水设备会对雨水、灰水、纯净水尾水三种非常规水源进行处理,之后再将二次处理的水用于办公楼冲厕,同时机器还具备远程监控,我们可以随时调整水位,大大减少了水源损耗。”鲁洋介绍。

节水型机关创建并非一蹴而就,来自所有工作人员一点一滴的积累。从2020年开始,区水务局按照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制定建设方案,按照《水利行业节水型机关建设标准》开展节水型单位建设,通过安装节水设备及节水型的水龙头、马桶等器具,将节水举措落实到机关日常各方面。
同时,加强节水意识宣传,在机关办公区和食堂张贴“节约用水”相关节水标语,时刻提醒机关工作人员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关注点滴,高质量推进节水型机关建设。


创建水利行业节水型单位是为充分贯彻节水优先方针,落实国家节水行动的一项有力举措,对树立水利行业节水标杆,示范带动全社会节约用水意义重大。近几年,围绕节水型社会建设,静海区持续开展节水型社区、机关、企业创建活动,积极树立节水典型标杆单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点带面,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水机制,带动社会各界节约用水。
截至2021年底,全区创建的节水型社区、企业、机关累计超过200多个。2022年预计创建至少15个节水型载体。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相关要求,到2025年底,全区所有的机关事业单位将全部建设成为节水型单位。
来源:静海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