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天津  政情  法治  微视  点播  财经  炫闻  民声  工作室  体育  娱乐  文汇  乐活 +更多
 

守“沪”有我!方舱医院里的口述实录

微信扫描阅读手机版


  2022/04/22


  从4月3日到今天,静海区援沪医疗队的30名医务人员已经在上海疫情防控一线战斗了19天。他们工作顺利吗?吃住还好吗?……这些都是80万静海父老乡亲所深深牵挂的。

守“沪”有我!方舱医院里的口述实录

  因为现在正处于上海本轮疫情防控的攻坚期,对于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工作的医疗队员来说,哪怕短短几分钟空闲也都是宝贵的休息时间。为了尽量减少对白衣天使的打扰,静海融媒记者通过口述实录、整理抗疫日记等形式进行采访,把他们在一线真实的工作写照分享给更多的人,以此来传递“静”心守“沪”中那些真切、感人的瞬间。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故事——方舱医院里的口述实录。(根据静海区援沪医疗队队员口述以及日记整理)

  午夜时分,我所在的方舱医院里依旧灯火通明。倘若不看时间,真的难以分辨是白天还是黑夜。我和搭档轻手轻脚地在负责的区域巡视一圈后,正准备坐下来翻阅工作材料时,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传来。

  “吴大爷,这么晚了您还不休息,需要什么帮助吗?”我轻声地问到。

  “明天我就康复出舱了,睡不着,感谢你们这段时间的细心照顾……”听着吴大爷质朴的语言,我的眼睛湿润了。

  说心里话,驰援的这些天真的挺累,但每当看到患者康复出院,这一切辛苦就化成了快乐和感动。

  第二天一大早就接到电话通知,“黄浦区的车来了”。我来到C369床问吴大爷行李都收拾好了没有。听着我的话,他略显激动,颤抖的双手摸摸这,摸摸那。

  “您别激动,先深呼吸。”我笑着对他说,“别落下东西,回到家一定要按照医嘱去做啊!”大爷一个劲儿地点着头,嘴里一直念叨着保重、感谢的话。

  对我们来说,方舱医院内的工作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了,身着防护服的我们一个班次下来汗水都浸湿了衣衫。领取分发药物和医疗防护物资、提高床位周转率、加班加点为病人做核酸采样……一套流程下来,常常会腰酸背痛直不起身。虽然很累,但战友们相互打气、并肩作战,医患间彼此理解、坦诚相待,再辛苦的工作也没那么辛苦了。

守“沪”有我!方舱医院里的口述实录
守“沪”有我!方舱医院里的口述实录

  这些天,遇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昨天给患者送饭时,他打开饭盒吃了几口就开始流眼泪了。我问他为什么哭?他指着饭盒里的蔬菜和肉,突然乐了。“饭菜太可口了……”就这样,他一边哭,一边吃。我想这大概是喜极而泣吧。

守“沪”有我!方舱医院里的口述实录
守“沪”有我!方舱医院里的口述实录

  每当我们忙碌起来时,有不少患者总是帮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有一位患者,他是一名党员。他每次都非常主动地帮助老人登记信息、充当情绪疏导员、时时刻刻向大家传递正能量。

  除此之外,“健身哥”和“呼噜娃”也是大家每天快乐的源泉。

  正因为如此,我和战友们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大了。

  家之温暖,似船只停泊的港湾,似树木踏着的土地。身披白衣战甲的我们能做的,只有加倍努力地工作,让患者早日康复,早日阖家团圆。

  来源:静海融媒

多次取消招生资格后仍违规办学,国务院督查组通报
新疆喀什:全力保障水、电、暖、气、油正常供应
俄外交部呼吁纳卡冲突各方保持克制、实现停火
欧盟:预计今年欧元区经济和欧盟经济分别萎缩7.8%和7.4%
单日上涨605基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涨
韩国艺人违规接触熊猫幼崽惹怒网友 大熊猫到底能不能摸
洋葱式or粽子式?全国花式穿衣地图来了
 
【津云镜头】交通安全记心间
剧场舞台再现白家跌宕传奇 话剧版《大宅门》登陆津城
【津城图事】乡村里的“板凳课堂”
旅美大熊猫“美香”所生雄性幼崽命名“小奇迹”
 
吴尊友谈冬季如何减少聚集性疫情:一定要戴口罩
听!2020年度声音盘点
【津云微视】《大家说理》:走向历史深处——雄赳赳 气昂昂 前进!
央视采访:丁真如何看待自己走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1772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津ICP备B2-20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