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静海区“扫黄打非”办公室牵头,联合相关单位开展“扫黄打非·护苗”行动,全力做好青少年的关爱保护工作,让青少年在“精神防护林”中健康成长。
这次的“扫黄打非·护苗”行动 孩子们走进了知识产权的世界……
“现在,同学们都知道知识产权、著作权和商标权都是什么意思了吧……”在静海区实验小学六年级三班的教室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化身老师,通过有趣的视频、丰富的幻灯片为学生们讲解了知识产权的基础知识,逻辑清晰又不失幽默感。

为进一步净化校园文化环境,提高未成年人创新精神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日前,区“扫黄打非”办公室牵头,联合相关单位,将“扫黄打非·护苗”行动“搬”进了静海区实验小学,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宣讲课。

课上,大家不时点头回应,说到有意思的地方还会举手互动。这堂生动的宣讲课让同学们正确认识了盗版制品和不健康出版物的危害,增强了他们的识别能力,引导他们自觉抵制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远离“文化垃圾”。学生袁铭壹听得很入神,她告诉记者:“通过这次宣讲课,我明白了到底什么是知识产权,回到家里我也会和家人分享我所学到的知识,呼吁大家一起保护知识产权。”


课程结束后,工作人员还为学生们发放了“绿书签”,倡导学生们多读书、读好书,绿色阅读、文明上网。“我们这堂课的目的就是为青少年普及知识产权基础知识,增强青少年保护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帮助青少年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静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管理科四级主任科员宗萌萌说。
这次的“扫黄打非·护苗”行动 孩子们走进了网络的世界……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帮助的同时,许多“陷阱”及不良信息同样给学生造成很大困扰。日前,静海区“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区委网信办、华康街道在北京师范大学静海附属学校开展“扫黄打非·护苗”行动,引导未成年人安全上网、健康上网。

活动中,区委网信办的工作人员通过动画小视频和文字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为同学们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帮助他们了解保护个人信息、预防网络诈骗等网络安全小知识。讲到大家感兴趣的知识时,工作人员还与同学们以问答的形式进行互动,加深同学们对网络知识的理解。
随后,华康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为同学们发放了“绿书签”,引导同学们选择健康读物,安全上网。同时,学生们在横幅上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承诺文明上网、拒绝有害信息。
北京师范大学静海附属学校学生唐伟恒说:“通过这次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互联网知识,以后要谨慎上网。”

此次“扫黄打非·护苗”行动的开展为未成年人文明上网,远离网络陷阱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今后,区各相关单位将继续开展“扫黄打非·护苗”系列行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这次的“扫黄打非·护苗”行动 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和谐沟通……
为深入推动“扫黄打非·护苗”行动开展,营造绿色健康的文化环境和崇尚知识、热爱学习、护助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日前,“扫黄打非·护苗”行动宣讲团成员、天津市名班主任张秀清老师走进静海区实验中学,为同学们做了题为“有效沟通 和谐成长”的讲座。

讲座中,张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沟通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沟通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讲解了顺畅沟通在同学正常交往、营造和谐氛围中的重要性,还向大家传授了和谐沟通的小技巧和正确处理同学们之间矛盾的方法。
区实验中学的同学们通过现场和网络视频直播的形式聆听了张老师的讲座。这次的讲座对于指导青少年心身健康成长,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作用。
来源:静海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