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何时何地,他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坚守革命军人“一日戎装、军魂入骨”的信念和情怀,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奉献社会。他就是静海区台头镇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副会长郝庭才。
“自己从各方面要多加注意,有什么困难及时向协会反映,到时候咱们共同想办法,竭尽全力救济。”一大早,郝庭才和同事们携带着米、面、奶等慰问品来到台头镇民生村,看望困难退役军人郝新洪。
郝新洪和妻子均患有严重疾病,不能从事繁重体力劳动,家庭收入微薄。郝庭才嘘寒问暖,把这位亲密战友的烦心事当成自己的操心事,倾心倾力帮助解决。
郝新洪感激地说:“郝会长经常带着东西来我家,我感受到了党和组织对我的关怀,让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今年50岁的郝庭才是土生土长的台头人,1990年3月参军入伍,在天津武警消防某部服役,1994年4月,郝庭才在执行救援任务时受伤,被评定为六级伤残。
虽致残,但他军人本色不变。退伍回到家乡后,郝庭才没有把自己的困难告知组织,而是不等不靠,自己筹集资金兴办了一家小型加工厂,主要招收贫困家庭人员来厂就业。通过努力,工厂当年就有了盈利。郝庭才在自己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先后资助困难家庭10多万元。2008年春天,郝庭才又出资将村里的两条胡同全部铺砖硬化,并给胡同安装了路灯。
2018年初,台头镇政府为郝庭才安置就业,到台头镇农办工作,当年10月又将他调整至台头镇新组建的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同时委以台头镇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副会长职责。
郝庭才说:“我本身是一名退役军人,又能为退役军人服务,深感荣幸,也倍感责任重大。在工作中,我把战友们当亲人,关注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急难愁盼’,不断为他们奉献自己的力量。”
这些年,郝庭才始终坚持满勤满岗,用军人纪律约束自己,只要是服务站有任务、老兵们有难题,他就第一个冲在前面,从没把自己当成伤残军人享受特殊照顾。几年来,郝庭才累计入户走访慰问退役军人400余人次。他用朴实的行动影响着身边人,受到大家的尊重。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面对严峻的形势,郝庭才立即向党组织递交了“请战书”,主动请缨参与疫情防控任务,为抗击疫情作出贡献。
台头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杜振峰说:“每到危难关头,郝庭才总是挺身而出。今年3月,台头镇幸福村出现阳性病例,他主动申请进入封控区负责涉疫人员管控、路口值守以及核酸检测样本转送工作,用自己的行动守护乡亲们的生命健康安全。看到防控物资紧缺,他就自己出资购置防疫物品慰问一线工作人员,并通过红十字会捐款2000元。”
军人就是奉献的代名词。郝庭才感恩党和部队对他的培养,让他一个伤残军人体会到军人的尊严和价值,他也积极投身公益事业。
截至目前,郝庭才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000多小时,时时处处展现出一名退役军人的风采。他先后获得“静海区最美退役军人”和“天津市退役军人工作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今后,我会一如既往,立足家乡这片热土,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积极作为,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党旗增光,为军旗添彩。”郝庭才坚定地表示。
来源:静海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