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创新的“源头活水”在哪?
静海区华康街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载体,积极建设开放、共享的便民服务圈,在打通服务基层“最后一米”、让居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的同时,努力打造“华康品牌”。
“街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会经常性地举办普法宣传、垃圾分类、专家义诊等特色活动,给大伙儿带来了实惠、便捷,真的特别满意。”华康街道社区居民徐永利说。
自华康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投入使用以来,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深入开展“迎盛会 铸忠诚 强担当 创业绩”主题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中,华康街道根据居民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组织开展“五色花暑期托管班”“华康之声”“华彩少年朗诵比赛”等特色活动,以接地气、聚人气的形式满足居民的微心愿。
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华康街道致力于把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打造成传播思想、实践文明、成就梦想的百姓之家,同时,积极构建街道、社区、邻里之家三级联动网络,全力打造“1+2+5+N”的文明实践阵地体系,使之成为集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宣教服务平台。
“我经常带孩子来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学习、游戏,这里的设施很齐全,而且方便安全。”华康街道湖岸栖庭社区居民卢燕高兴地向记者介绍。
随着社区阅览室、书画室、多功能活动室、妇儿活动室等配套设施的升级、融合,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休闲娱乐、强身健体、读书学习、互动交流。
同样,居住在华康街道依山郡社区的张文祥老人和老伴儿自搬进小区的那天起,便感受到了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的温馨照顾。原来,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及邻里之家,为空巢老人提供多元化的精细服务。
“这儿不仅有良好的居住环境,还有贴心、周到的服务和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让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充实,真的非常感谢他们的辛苦付出。”张文祥有感而发。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为社区便捷生活服务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使用进一步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促进了社区和谐,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如今,华康街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不仅搭建起了便民、利民的服务平台,也拉近了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纽带,让服务更温馨、邻里更和谐,助力社区高效、精细治理。
“今后,我们会继续利用好这些阵地,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社区党员干部纷纷表示。
当前,华康街道坚持立足实际,把群众的需求作为文明实践的方向,持续完善“群众点单、站所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站所改进”的工作机制,全力做到民有所需、我有所应。同时,积极拓展服务范围,逐步探索形成具有华康特色的红色宣传、绿色健康、蓝色文明、橙色安全、紫色暖心“五色花”志愿服务品牌。
截至目前,华康街道累计注册志愿者658名。今年以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0余场,服务群众8000余人次,累计服务时长15000余小时。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宣传阵地、做好群众工作的服务平台、传播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走出一条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华康路径’。”华康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高卫东说。
来源:静海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