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您听说没听说过这么一种说法:少吃市面上的鸡肉,因为现在的鸡都是拿激素催出来的,这种鸡肉吃多了对人的健康不好,特别是正长身体、发育阶段的孩子,吃多了容易早熟。

那么这种说法到底是真是假,有没有科学道理呢?近日,科普中国推送的一篇文章给出了准确答案。
以前也跟大伙介绍过,鸡肉、鱼肉属于白肉,而猪、羊、牛肉,都属于是红肉,红肉当中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吃多了对人体不好,而白肉饱和脂肪相对要少,所以,可适当的多吃一点白肉。

见得最多的白肉就是鸡肉,中国人也好吃鸡肉,宫爆鸡丁、酱爆鸡丁、辣子鸡丁、黄焖鸡,还有炸鸡、烤鸡、鸡腿、鸡翅、鸡脖子......哪样都离不开鸡。超市往往会有很大一片专柜,专门卖各种冷冻鸡产品。

超市里卖的冷冻鸡腿、冷冻鸡翅都是从哪来的呢?
当然是从鸡身上来的。养殖场既卖整鸡,也卖分拆好了的鸡。把鸡胸、鸡腿、鸡翅片下来进行单独售卖。

西方人吃鸡,一般只吃鸡大胸那点肉,其他的像什么鸡脖子、鸡腿、鸡翅,他们一律不吃。所以他们那里大量的鸡腿、鸡翅都会被出口到国外;而咱们国家除了自产自销以外,每年也会进口大量的鸡腿、鸡翅。

这么说吧,您吃的鸡胸大部分都是国产的;而鸡腿、鸡翅,很大概率能吃到进口的。
大伙现在吃的鸡一般都是冷冻的,很少有现宰现吃的,那样既不卫生也不符合防疫要求。相比于新鲜的猪肉牛肉羊肉,冷冻鸡肉,肯定会有一部分的蛋白质流失,但是,不影响口感。

冷冻鸡肉还适合长时间保存。如果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理论上来说可以保存长达一年。但这是从理论上来讲,建议大伙还是别放那么长时间,现吃现买最好。

重点来了:现在的鸡,是不是拿激素催出来的?
根据咱们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目前市面上出售的所有鸡类产品,都不得含有任何激素。我国的兽药管理条例也明文规定,“禁止在动物饲料和饮用水中添加激素类药品”。

这回大伙就放心了吧,只要是正规渠道购买的鸡肉,就不会有激素。

鸡,长得快,不是靠激素催出来的,而是取决于它的品种。
目前咱们吃的鸡,99%都属于从国外引进的白羽鸡、速生鸡,一般40天到60天就可以出栏了。这种鸡最大的特点就是长得快,跟有没有激素一点关系没有。

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讲:给鸡喂激素,我疯啦。
首先,跟鸡饲料比起来,激素要贵得多,如果在养鸡的过程中往饲料里掺激素,那养鸡的成本立马提高了,您就吃不着十来块钱一斤的鸡肉了,怎么也得二三十一斤。打了激素的鸡反而卖得更贵,那更没人买了。

其次,人害怕吃激素,您以为鸡就不怕了?给鸡注射激素,不但不会起到催熟效果,反而会让鸡更容易生病,导致肉鸡大量死亡。

这对养殖户来说,太得不偿失了。
所以大伙就把心放肚里吧,您就算想吃含激素的鸡您都买不着。
工作室实习编辑:赵煜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