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至8月1日,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北辰区普降暴雨,区防指于8月1日1时启动防洪Ⅰ级应急响应,区气象台迅速从防汛转为防洪,全力应战十余天。在这期间,一支“娘子军”日夜坚守一线,为全区预警与决策提供气象服务。


防汛防洪中的“她”力量
这支“娘子军”由北辰区气象台5名女同志组成。7月29日13时,天津市气象局启动气象灾害(暴雨)Ⅰ级应急响应,按照市、区两级防汛及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命令,区气象局迅速进入暴雨Ⅰ级应急响应状态,区气象台副台长刘春艳立即到达工作岗位,与强降雨天气开启了长达72小时的“战斗”,彻夜坚守在一线。持续三天两夜的强降雨,需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掌握降雨信息、云团走向、天气趋势。工作人员通过“递进式预报、渐进式预警、滚动式服务”模式,及时发布最新预报预警和服务信息,并根据气象灾害预测以及雨情实况,将逐小时降雨量、降雨极值以及逐3小时预报发送至区指挥部工作群,助力区指挥部提前研判风险程度,并动态跟踪降雨精准数据,做到超前预警布控。

用实干与坚守诠释使命初心
这场“战斗”中,没有一人退缩。为做好地面观测设备的运维保障工作,正处在孕期的青年党员杨挺克服身体不适,对全区16个区域自动站、53块LED电子显示屏进行巡检维护,对有树木遮挡问题的4处气象观测站的探测环境及时进行改善,确保气象信息“测得准”,预警信息“发得出”。8月2日及4日,党员马庚雪多次深入永定河泛区蓄滞洪区,察看位于其中的双街气象观测站运行情况,以保障设备稳定运行,为区防指提供蓄滞洪区的第一手气象资料。

同时,她们面向全区群众,积极开展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和应急避险知识科普服务。及时在“北辰气象”微信公众号发布推文《【台风来袭】做好防范,备战“杜苏芮”》;通过121手机短信及LED大屏,每天2次向公众发布宣传区防指关于河道堤防防护知识,引导公众知险避险,增强防洪期间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用智慧创新气象服务手段
气象台新入职人员张悦研究开发了“雨情服务”以及“预警模板”小程序,在本次防洪防汛服务中,大幅提升了发布雨情以及预警的速度。经历过此次过程的她再也不是气象“小白”,带着多元化新思维成长为气象台最年轻的骨干力量。王磊将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成果以及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多元资料遥感监测图融入到《北辰区防洪气象专题服务》材料中,为区防指提供蓄滞洪区灾害性天气实况及递进式预报服务,为其部署承接上游泄洪压力、妥善转移安置蓄滞洪区群众提供支撑。
此外气象台利用前期建设分布在全区的11个积水监测点,及时掌握人员密集且低洼地区的积水情况,运用积水监测系统,为区水务局精准部署排水调度、区运管局合理安排交通管制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为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下一步,北辰区气象台“娘子军”将继续坚守岗位,以实际行动践行气象人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