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青光眼周(3.12-3.18)开始了。2023年的主题是“关注青光眼:共识保视野,指南护光明”。
“青光眼认知调查”结果表明,公众对青光眼认知严重不足,73.5%的被调查者不了解什么是青光眼。而青光眼却是全球第一位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且具有隐匿性,很多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或者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直到晚期视野缺损严重,才发现自己罹患青光眼,而在这时求助于医生,往往已经无法挽回视野的缺失,面临失明的风险。
“视力”是大家都熟知的评价视功能的标准,用在很多场合,如入学体检、驾照考试体检、考试体检等。但是“视野”这一非常重要的视功能评价标准往往不为人知。青光眼损害的就是视野。
什么是视野?
有生活经验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当你向正前方注视一个固定物体时,同时还能够看清上下左右周边一部分的物体。我们所看到的这种空间范围就叫做视野。视力是指看东西的清晰程度,而视野指看东西的广度。严重的视野缺损仍然被定义为“盲”。
#正常视野:
单眼上方能看60度,下方能看75度;鼻侧能看60度,颞侧能看100度。
#视野缺损会发生什么:
“视野缺损”将会影响我们的视物范围,也就是我们所能看到的范围会缩小。
很多疾病都会导致视野缺损,如青光眼、视神经和视路疾病、视网膜病变、脑部肿瘤等疾病。
早期青光眼所见的视野,缩小不明显,甚至难以察觉;
晚期青光眼所见的视野,严重缩小,像透过一根管子看东西,这种情况叫管状视野(中心视力可在1.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