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新语”居民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津门湖街道工作委员会通过的、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一项长期性工作。新语,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新思想新理念引领群众、凝聚群众;湖畔,即以湖畔清风细雨般的思想浸润团结群众、组织群众,解决好居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共建经济活跃、生态优美、人文宜居、品质时尚、开放包容、智慧科技的现代化街区。

向群众汇报会,共建共治共享“水系”修复成果
津门湖水系位于梅江生态区内,是天津市重点打造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高标准区域。为进一步提升津门湖街道整体环境水平,努力为居民打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西青区委区政府于去年开始,计划对津门湖水系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为了让居民了解、知晓修复方案,津门湖街道相继举办了多次津门湖水系生态修复工程方案向群众汇报会,希望通过共建共治,提升街道治理能力。
“在清理底泥的基础上,能不能同时解决水草过多的问题?或者用底泥堆积成一个湖心岛,既能加深湖水深度,又能减少水草生长面积,既能优化水环境,又能节省人工……”在津门湖水系生态修复工程方案向群众汇报会上,观鹭柏溪小区的居民代表耿建军大爷提出了改善小区湖水的建议。
魏秀芬阿姨是观鹭柏溪小区的居民,她搬来得比较早。她说当初选择在这里养老,就是看上了小区里的那片湖水,想象着每天傍晚湖边遛弯,享受着潺潺流水、满眼绿意,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可是,没想到几年后,湖里的淤泥导致了水质恶化!这让爱遛弯的魏阿姨头疼了起来。汇报会上,魏阿姨可是倒了一番“苦水”。
赵勇平是本次汇报会特邀的水利部河北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原教授级工程师,他也是观鹭柏溪小区的居民代表,“双重身份”让赵大爷不但听得懂方案,还点得出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更是提得出治理水系的意见。“我提醒一下各位专家,修闸的时候一定要测算好、多次论证,千万不能把污水引进来,咱们可不能白花钱啊!其实提升水质的最好办法就是让湖水流动起来,不但要改良底泥,更要管理好水草的生长问题……”
2022年6月11日,津门湖水系生态修复工程启动,通过开展清淤除草、原位生态体质改良、新建和改建排水设施等工程,解决水体污染和排水不畅等问题。当前,水系改造一期工程正在进行中,通过有效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为周边群众解决了一件烦心事。
面对面交流,老人家食堂提升居民幸福获得感
“周二饺子,周五面条,都是咱天津人爱吃的!”酒香不怕巷子深,津门湖街道因地制宜打造老人家食堂,餐食色香味俱全,得到了老年人的一致好评。
吃得好,玩得美,乐意去,是津门湖街道老人家食堂成立的初衷,街道更是以“绣花功夫”推进各项服务。通过“湖畔新语”活动,领导班子成员主动变“坐等上门”为“入户下沉”,利用晚上及周末时间,带头入户听民声、纾民困、解民忧。
“交谈中,我们发现居民反映最迫切的就是老人吃饭难这个问题。目前,街道60岁以上老人有8600余人,很多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吃饭便成了一个难题。按照区民政部门的相关要求,街道决定立即成立老人家食堂。但面对“寸土寸金”的街道,老人家食堂怎么建?建在哪?为此,街道可是动了一番脑筋。经多方考察,我们最终决定整合周边资源,与餐饮企业合作开办了‘津门湖街道友鹏老人家食堂’。”街道党工委书记龙万兴说。
“截止2022年7月底,食堂已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17000余次。在市级补贴的基础上,区级财政对符合条件的老人再补贴5元餐费,很多老人午饭、晚饭全在老人家食堂解决了。现在冬天了,老人出门用餐不方便,我们又及时推出了‘送餐入户’服务,满足街域内180余名老年人的就餐需求。”街道干部裴树丹说。
“老人家食堂简直太方便了!自从有了这老人家食堂,我们老两口可高兴了,吹着暖风吃着饭,一坐就是一下午,晚饭接着在这吃。”不久前,津门湖街道迎来了两位80岁的老者。霍学正老人带着老伴、捧着锦旗,对街道的为民工作表示感谢。
“自从开了这老人家食堂,很多其他区的老人都来这吃饭,有位姓刘的阿姨,每天坐4站公交来这吃饭。因为不是咱们区的老人,所以享受不到补贴,但老人说,不差钱,就是爱到咱这来吃!”津门湖街道友鹏老人家食堂负责人说。
楼栋建设,开启居民自治新思路
黄成华是金奥国际社区的一名楼栋长。定期入户走访,是他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我首先是这里的居民,和邻里之间和睦相处本就是应该做的。作为楼栋长,我又肩负着服务好社区居民的责任,上传下达、协调邻里矛盾是我的主要工作。”
“作为楼栋长,我更喜欢和网格员一起关注特殊群体,我们会定期到居民家里与居民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通过了解,就知道居民在生活中有没有什么困难了。”靳海清是金奥国际社区的另一位楼栋长。
“一些空巢独居老人更多的是情感需求,我们坚持采取谈心交朋友的方式入户,走进去、坐得下、聊得开。”以真心换真心,楼栋长史庭琳已经对这套工作方法烂熟于心。
“坚持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根据居民群众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建议,立即安排整改落实,增强居民群众的信任感和归属感,密切与居民群众的联系。”按照《关于开展“湖畔新语”居民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方案》的要求,津门湖街道大力推行“楼栋建设”,建立楼门栋功能性党支部,由“群主”楼栋长任党支部书记,党员志愿者任支部委员,从而激发楼门栋内党员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影响更多的党员干部主动亮起身份,积极投身到社区基层治理建设当中,从而实现“居民自治”。
截至目前,在“湖畔新语”居民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推动下,金奥国际社区网格员和楼栋长定期走进居民家中,已收集确定独居老人42人、空巢老人137人、失独家庭1户、残疾人家庭7户。号召社区党员、网格员、居民、物业公司、共建单位、小巷管家等共计63人形成社区帮扶志愿者团队,并将帮扶对象明确到户,帮扶责任明确到人。
“通过楼栋建设,我们不仅能及时排查收集社区弱势群体总体情况,还逐步与居民建立起和谐关系。居民们更愿意参加、支持社区工作,也更愿意为构建和谐社区献计献策了。”金奥国际社区党委书记陈斌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下一步,津门湖街道将在抓好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同时,继续抓好生态环境、社会治理和城市经济,为实现津门湖经济活跃、生态优美、人文宜居、品质时尚、开放包容、智慧科技的现代化街区而不懈奋斗。